秦汉之后是什么朝代 罗定文塔的背景故事

目录导航:

  1. 秦汉之后是什么朝代
  2. 罗定文塔的背景故事
  3. 五代各多少年
  4. 越国距今多少年
  5. 南唐皇帝在位时间
秦汉之后是什么朝代

秦汉之后是三国时期。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

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一,汉朝。先西汉,在东汉。东汉末年,又起战乱。东汉末年分三国后来魏国曹操打败蜀国、吴国,却又被司马懿窃取劳动果实。司马懿建立晋朝。

二,晋朝又分西晋、东晋。公元265年-420年,一共103年,都城洛阳、西安。东晋后又出现分裂局面。也就是五胡十六国。分别为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演、西秦、后凉、南凉、南燕、西凉,胡夏、北凉、北燕、冉魏、西燕、西蜀。约135年。

三,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四,北周后杨坚取代建立隋朝。都城西安洛阳。短短38年后隋朝灭亡。之后唐朝建立。

五,唐朝后期又出现短暂的分裂,也就是五代十国。分别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前蜀、后蜀、杨吴、南唐、吴越、闽国、马楚、南汉、南平、北汉一共89年、

六,之后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宋、元、明、清。

2秦汉时期中国出现思想合流趋势的历史原因

历史原因是这个时候国家统一,思想方面已经不像春秋战国时期那么发展,所以才有秦始皇时期的独尊法家到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家,其实西汉前期是独尊到家,其他学说虽然并没有被取消,但是也没有被推广,说出现思想河流趋势。

他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思想在进一步各自发展的时代,而是进入了总结的阶段,是各个思想进行融合,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阶段,这也就是西汉时期外儒内法的源泉,这个是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基础。

晋朝!

西晋承袭中原曹魏领土,统一后又占有孙吴疆域。东晋随其疆域的变化有所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体制为世族政治, 是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础。 晋朝时期的农业、商业、手工业等相比较三国时期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晋朝虽为汉末以来中国文化中衰时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新的发展。两晋的文化走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文化开创、冲突又融合的时代。由于儒教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及科技纷纷出现革新,有些成为独立的学问。

秦汉后面是三国时期。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进入三国割据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秦汉两朝大一统时期的合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首次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统一,秦王嬴政改号称皇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秦朝。

秦始皇嬴政废封建,立郡县,开始实行全面的统一。然而由于缺乏历史经验,秦朝二世而亡。在经过短暂的分裂之后,汉朝继之而起,并基本延续秦的制度,史称“汉承秦制”。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扩展资料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

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

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

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罗定文塔的背景故事

罗定文塔是广东省罗定市的一座古塔,建于南汉乾宁二年(895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位于罗定市区的中心地带,是当地的地标性建筑之一,也是罗定市的文化遗产之一。罗定文塔是一座八角楼阁式砖塔,高约32.6米,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南国特色。塔内有多层楼阁,每层楼阁之间通过楼梯相通,顶部是一座精美的塔刹。塔身上雕刻着许多精美的浮雕和石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罗定文塔被誉为“南粤第一塔”,是广东省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也是罗定市的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罗定文塔位于广东省汕尾市罗定市城西,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传,罗定文塔的建造始于南北朝时期,是当时广东地区用来祭祀祖先和做水利保护的重要建筑。

文塔高约38米,由七层楼阁组成。每层楼阁都装饰着精美的浮雕和雕刻,雕刻的内容包括佛像、神兽、人物等,寓意深刻。整座文塔结构稳定,建筑风格独特,是广东省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

罗定文塔的背景故事和历史并没有被完全记录下来,有许多传说和民间故事。其中一种说法是,当年广东地区多年旱灾,百姓生活困苦,一位名叫李康的富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建造了罗定文塔,并在文塔中设置了水闸,保护了当地的水源,从而解决了旱灾问题。罗定文塔也因此成为了当地人心中的信仰和祈福之所。

五代各多少年

一共72年。

五代十国持续了72年(907—979年),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

五代是指唐天祐四年(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

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五代十国的文化: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但随后的宋代却成为我国历史上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之一,这其中五代时期的科技文献保护与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本时期是词发展的关键时期,禅宗也在本时期进入全兴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经》,保存了许多儒学经典。绘画方面,不论南方北方都有独到之处。

五代各10年左右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这一称谓出自《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891年~979年)的合称。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更替的位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五代是指907年(后梁建立)到960年(北宋建立)这个时期,历时共54年。这个时期中各朝代的建立和灭亡顺序依次为:

1. 后梁:907年-923年(16年)

2. 后唐:923年-936年(13年)

3. 后晋:936年-947年(11年)

4. 后汉:947年-951年(4年)

5. 后周:951年-960年(9年)

需要指出的是,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割据混乱的时期之一,各朝代的政治和经济状况都比较不稳定。在这个时期,社会和文化生活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和创新。例如,五代时期的诗词艺术成就高峰,形成了古文辞派和晚唐诗派。

越国距今多少年

越国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因为越国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国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3年左右。
在随后的几百年里,越国经历了多次兴衰和变迁,并在公元938年被南汉所灭。
因此,据推算,越国距今已经有约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需要注意的是,越国的具体历史并不是很清楚,有关学者对于它的存在和具体历史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因此相关的研究仍在不断深入和探索中。

越国(公元前2032年[1]—公元前222年[2]),是中国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东南方的诸侯国。越国处在东南扬州之地,《史记》记载其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3]越国与杞国、缯国、褒国等皆为大禹后裔子孙所分封。

越国封地处欧余山之南(阳)面,国君为姒姓。蹄(宰勋)开基为欧阳氏。越国主要以绍兴禹王陵为中心。春秋末期,允常时与吴国发生了矛盾,并相互攻伐。前496年,允常死后,勾践即位,前473年,勾践消灭吴国,出兵向北渡过淮河,在徐州与齐、晋诸侯会合,向周王室进献贡品。势力范围一度北达齐鲁,东濒东海,西达今皖淮、赣鄱,雄踞东南。

前333年,越王无彊北上伐齐,听信齐国说客所误,率领大军调头攻楚,不料中埋伏,兵败身亡;由于无彊没有指定继承人,越国因此而分崩离析,各宗族子弟们竞争王位和权位,居住在长江南部的沿海。[4]东越国,闽越国皆为其后人所建国家。

[5]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降越君,置会稽郡。[2][6]汉武帝时,东瓯和闽越余部完全归入汉朝,迁到了江淮。[7]

约2500年前。
因为根据历史记录和考古发现,越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其存在的时间大约从公元前703年到公元前338年左右,所以距今大约2500年左右。
越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国家之一,它的发展和变迁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阶段。
越国曾经和周、楚等诸侯国争霸,也曾经被吴国所灭,但是其文化和艺术却一直流传至今。
越剧就是以越国文化和传统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方戏曲。

建国至今3920年,灭亡时至今2117年。

越国自春秋中期允常兴起至无疆被杀,共历10王,177年;自无余受封的公元前1913年起至公元前110年南安县君姒开被西汉武帝所灭,共历1803年。

补充一些: 越,被灭四次,第一次被吴王夫差所灭,后复国。第二次被楚威王所灭,后残余势力在广东福建建立百越。第三次被秦始皇所灭,后部分族人又复国,建立东越。第四次被汉武帝所灭,彻底灭亡。

南唐皇帝在位时间

南唐(937——976),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江苏南京),后迁都南昌。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

李昪(昪音biàn,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建立者。

原姓李,父亲李荣在战乱中失踪,后随养父徐温改名徐知诰,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937年(天祚三年),称帝,国号齐。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943年(升元七年),因丹药中毒导致背上生疮,在升元殿去世,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李昪在位六年。

李璟(916-961年8月12日),即南唐元宗,初名景通,曾更名瑶,字伯玉。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昪长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第二位皇帝。

943年嗣位。后因受到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即位后开始大规模对外用兵,消灭楚、闽二国。他在位时,南唐疆土最大。不过因奢侈无度导致政治腐败,国力下降,被后周夺取淮南江北之地,遂从金陵迁都洪州,称南昌府。

他好读书,多才艺。常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其诗词被收录《南唐二主词》中。

961年逝世于南昌,时年四十六岁,葬顺陵。死后获宗主国宋朝特许而被追上庙号元宗,谥号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李璟在位十八年。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即位时更名煜,号钟隐、别号莲峰居士、钟山隐士,世称李后主。徐州(今属江苏省)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公元961年,李煜在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即位,尊宋为正统,岁贡以保平安。李煜在位十五年,在政治上毫无建树,甘心附宋,不敢抗击,并受奸臣蒙蔽,残害忠良。开宝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灭南汉,李煜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次年,贬损仪制,撤去金陵台殿鸱吻以示尊奉宋廷。公元 975年,宋军围攻金陵,李煜降宋;被迫迁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被封为违命侯。公元978年,太宗赐酒毒死李煜,赠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李煜在位十五年。

南唐一共经历了三个皇帝,开国李昪在位六年、李璟在位十八年、后主李煜在位十四年。

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原名徐知诰,是南吴权臣徐温的养子,徐温去世后让徐知诰继承了自己的爵位和资源。

李昪于公元937年篡位称帝,把名字改为李昪,于公元939年将国号改为唐史称南唐。